彩色玻璃可以说是哥特式大教堂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随着彩绘玻璃的流行,主要是在12世纪中叶,彩绘玻璃的出现使一般民众学习宗教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窗户让圣经故事变成了视觉体验
苏格认为狄奥尼修斯实际上是圣但尼的守护神,因此他将神圣之光的概念融入他的建筑计划中,并围绕着彩色玻璃窗设计了新的大教堂,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成为这种新型建筑的原型,除了被认为是神圣的光之外,彩绘玻璃和哥特式雕塑一起被称为“穷人圣经”的一部分,因为彩绘玻璃的另一个目的是向文盲传授圣经故事
花窗的创作属于彩色玻璃工艺,其发展与建筑的演变紧密相连。哥特式建筑源自12世纪,兴盛于13至15世纪,改善了原有教堂厚重的砖石结构,当哥特式尖肋拱顶和飞扶壁等建筑技术让整体构架纤细化,能撑起更大更高的空间时,就能在墙面开出更多空间。
抗战开始,国内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土山湾的业务也陷入了困境之中。为了维持孤儿院的运作,土山湾各部门不断拓展业务,甚至将其产品远销至非洲各地。我们曾在土山湾出版的广告单页中看到两张为澳门教堂设计的彩绘玻璃图样,一幅是圣母圣诞主题,另一幅是耶稣圣诞主题。几年前曾有机会亲往澳门朝圣,果然在澳门的主教座堂和主教山海崖圣母堂中见到了这两幅玻璃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