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百年之前,土山湾孤儿院就开始了彩绘玻璃的制作和生产。由于彩绘玻璃的制作涉及到绘画技巧,因此花玻璃工场附设于图画馆。根据《徐汇纪略》的介绍:“近日新添彩绘玻璃,将人物鸟兽彩画于玻璃上,后置炉中煨炙,彩色深入玻璃内,永久不退,中国彩绘玻璃,此为 出品处。”可见,土山湾是国内彩绘玻璃制作和生产的鼻祖,产品主要供应全国各地的教堂。随着年代的更替,上海教区现有的圣堂中,除了洋泾浜天主堂保留有一部分的彩绘玻璃原物之外,其它所有的教堂都是通过翻修的机会复原或是新添了新彩绘玻璃。而洋泾浜天主堂的彩绘玻璃完全是舶来品,当时的土山湾还没有制作和生产彩绘玻璃的技术。
彩绘玻璃作为一种创意十足的艺术形式,最初的形成是依靠建筑结构系统的演变,哥特式教堂的肋梁,减轻了拱顶的重量,协调各构件之间的关系,将教堂重量转移到外部地基上,从而摆脱了厚重的墙体,减轻了建筑的负担,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大面积窗户得以实现
罗源滨海堂的圣殿由1412平方米的双层玻璃幕墙围合而成,并有着107,707块的彩色玻璃。该设计希望唤醒人们对传统的教堂彩窗的记忆,然而局限的预算下,彩色玻璃需要达到最大程度的标准化来实现造价的控制。因此,建筑师选用了10乘10厘米的正方形彩色玻璃作为基础,色调从深蓝色渐变到淡黄色直至亮白色等共21种,其中局部视觉需强调的区域选用了4乘4厘米的白色磨砂玻璃。
整个空间中最醒目的元素就是由彩绘玻璃装饰的空间和玻璃窗格。绿色、蓝色、橙色和红色的方形玻璃拼成的隔板,插入人字形衡量之间,以及楼梯空间的两侧,表现出现有木质结构的几何形状,同时彩色玻璃窗格也暗示着这里过去作为一座教堂的历史。
彩色玻璃艺术也将12和13世纪的光学技术在巴黎圣母院这个哥特建筑中的一个很伟大的成就之一。这场大火,使得原来的彩色玻璃几乎没有保留,所幸的是有标志性和不可复制性的三朵位于大教堂三个主要入口的玫瑰窗幸存下来。同时这个描绘亚当夏娃的诱惑的小彩色玻璃也是这场劫难中的幸存物。